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耶路撒冷爲中心的 [東方教會], 和羅馬爲中心的 [西方教會]

尼西亞會議是主後 325 年在羅馬君士坦丁皇帝的主導下,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由東、西方教會的指導者們聚集召開的世界級規模的宗教會議。這次會議上討論的主要案件是定制逾越節聖餐儀式的日期和關于反對聖三位一體的阿裏烏斯主義的問題。其中,從 2世紀中葉開始突顯的定制逾越節聖餐儀式日期的問題,在尼西亞會議上以廢除逾越節爲終結。

逾越節論爭是隨著使徒們全部死去,初代教會分爲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而開始的。以小亞細亞爲中心的東方教會和以羅馬爲中心的西方教會在不同的日子遵守了紀念基督之死的逾越節。

東方教會按照聖經的教導,在聖曆 1 月 14 日晚上舉行了逾越節聖餐儀式,並在除酵節(15 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遵守了複活節。但是西方教會則是不遵守逾越節,卻在複活節舉行了聖餐儀式。遵守聖餐儀式的日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爲西方教會強調耶稣的複活,任意篡改了聖餐儀式的日期。這樣的日期差異給東西遷移的基督徒們引起了大混亂。在東方教會遵守完逾越節和除酵節後去了羅馬地區旅遊,這時,看到在複活節,才開始舉行聖餐儀式的西方教會的模樣,他們不可能不感到驚奇。

初代教會的真理
舊約中有,過了逾越節,在除酵節後的安息日的次日,祭司將谷物初熟的谷穗(果子)一捆割下,向上帝獻祭的初熟節(初實節)節期。向上帝獻此初熟節祭物之前,以色列百姓不可以吃新糧(利23 章)。

此節期的預言,由基督耶稣行逾越節聖晚餐,次日除酵節在十字架上殒命後,安息日的次日複活來成就(可 16 章 9 節)。耶稣在睡了之人當中,以初熟的果子複活,成就了關于舊約初熟節(初實節)祭物—初熟的果子的預言(太 27 章 50-53 節,林前 15 章 20 節)。

按照這樣的聖經教導,初代教會在聖曆 1 月 14 日晚上遵守了逾越節,15 日則是禁食遵守除酵節,而後的安息日後的次日(星期日)遵守了紀念基督複活的複活節(Resurrection Day)。

真理的變更
在尼西亞會議上,提出按照月亮的運行來定制每年節期日子的事情太難的理由,決定複活節在每年春分半個月後的星期日遵守,並指定在這一天舉行聖餐儀式。

在此之前,雖然西方教會不遵守逾越節,但哪怕複活節的日子,西方教會還是定在了逾越節以後來臨的星期日。所以,雖然東,西方教會舉行聖餐儀式的日子不同,但複活節的日期是統一將逾越節作爲基准。可是,在尼西亞會議上,隨著以春分作爲基准的複活節的定制,逾越節的意義完全地消失了。教會史上,只是簡單又單純地說明尼西亞會議是調整了複活節的日期,僅此程度。但在另一面,這尼西亞會議隱藏著想要完全地廢除逾越節的陰謀。

撒旦的毀謗沒有就此結束。從前開始就接受多神教思想的羅馬教會引入了在北歐和複活節相差不多的時間遵守的春之女神—伊絲特兒的慶祝日,將此與複活節嫁接在了一起。所以,複活節用英語是‘伊絲特兒(Easter)"。如今,在複活節吃雞蛋的行爲,也是從信奉外邦神的人們的風俗中由來的。

逾越節論爭
隨著羅馬教會開始不遵守逾越節,並在複活節舉行聖餐儀式,主後 155 年,士每拿教會的監督坡旅甲(Polycarp)和羅馬教會的監督,即教皇阿尼塞圖斯(Anicetus)有了關于逾越節問題的論爭。坡旅甲稱和耶稣的門徒約翰,還有衆使徒們在每年都遵守了逾越節,強調了逾越節是從基督耶稣那時起就傳承下來的。但是,在此論爭中,雙方都沒能互相說服對方。

之後,在197年左右,羅馬教會的監督維克托主張,聖餐儀式在複活節舉行而不是逾越節,這是‘多米尼加規定(Dominical Rule:主的規定)",並爲使各教會能隨從于此,施加了壓力。西方教會決定追隨多米尼加規定,但從前開始已經就是基督教會初期基石的東方教會對于他的主張則是大大地反抗。尤其是以弗所教會的監督波裏克拉特斯(Polykrates)給維克托寄了信,以很強的論調說明了應當遵守逾越節。通過當時波裏克拉特斯(Polykrates)給維克托寄出的信的內容,也可以估曉初代教會以後真理漸漸開始變質的情況。

【優西比烏斯的教會史,p294-295, 圖書出版 銀星, 優西比烏斯 帕菲利厄斯 著嚴成玉 譯】
得到此書信的維克托想把遵守逾越節的亞細亞所有教會,以及臨近教會,當作‘非正統"並開除教籍。可是,因著周邊許多教會的反對沒能成就他的想法。東方教會按照耶稣的教導和使徒的傳承遵守了逾越節的事實是逾越節到了新約時代沒有被廢止的證據。逾越節是爲了成就耶稣所賜的"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約6章53節)"話語,以餅和葡萄酒立下的生命的真理。所以使徒保羅囑咐要將逾越節新約一直傳下去,直到基督再次來臨(林前11章23-25節)。

將生命的真理向全世界
尼西亞會議在很多方面都啓發很大。因著君士坦丁皇帝的加入,羅馬教會的權限進一步得到強化,皇帝能對教會引起更大的影響力。任何教會只要不服從將皇帝背在背上的羅馬教會,就被視爲異端,並受到了迫害。因爲如此,想按著上帝的話語生活的聖徒們只能去沙漠,山中,躲在洞穴裏遵守逾越節。但是就如"直到亘古常在者來給至高者的聖民伸冤,聖民得國的時候就到了。(但7 章 22節)"的話語一樣,被撒旦奪取的生命的真理,到了時候,因著亘古常在者,再臨基督的來臨而恢複了。

我們通過上帝立下的逾越節新約得到了永遠生命的應許。付出犧牲直到死的上帝給我們恢複逾越節的理由就是,因爲不藉著逾越節沒有人能得到罪得赦免和救援。讓我們時常感謝爲了拯救成爲罪人的子女們,以犧牲和愛找回逾越節的上帝的恩典,將此貴重的生命的消息更有力地呼喊吧。
 

2015年3月10日星期二

複活節’(Easter)並不是複活節(Resurrection Day)

大部分人所認識的複活節(Easter)並不是聖經所說的複活節。
按聖經的原意,複活節就是(Resurrection Day)。那‘Easter’從何而來呢?
 
從‘Easter’單詞裏,可以找出其由來。‘Easter’據說是從‘Eostre’演變而來的。 ‘Eostre’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稱條頓人崇拜的‘春天與豐饒的女神’時所用的。(中略)這種與異教徒的慶祝日有關的傳統還以複活節兔子和複活節彩蛋(明亮彩飾)形態留存到至今。兔子象征著豐饒,雞蛋則象征著重生。《是誰造了月亮,語字發光》

‘Eostre’與羅馬的維納斯(Venus)、希伯來的亞斯他錄(Ashtoreths)、腓尼基族的阿斯塔特(Astarte)、美索不達米亞的伊絲塔(Ishtar)等等都同屬一個人物。

古代國家崇拜的這些女神的起源均是古代巴比倫的自稱塞彌拉彌斯(Semiramis)的女神。

塞彌拉彌斯(Semiramis)是古代巴比倫尼諾斯(Ninus)國王的妻子。以太陽神來崇拜的丈夫死後,把自己的兒子坦姆斯神格化來收到了人們的追捧,並且自稱自己是 坦姆斯的‘妻子’來成了女神。之後,巴比倫百姓分散各地時,把崇拜塞彌拉彌斯(Semiramis)女神的思想也帶到了各個國家。就這樣崇拜塞彌拉彌斯(Semiramis)女神的思想被傳播到了很多國家,與此同時其稱呼也變得多種多樣、各種神話也開始生成。
 
“坦姆斯被弄死後到了陰間,由于他的母親伊斯特爾(Ishtar, Easter)的哀哭讓他在春天,神奇般地蘇醒。爲了保障農作物的豐收與人們的多産,每年都戲劇性地表現了由伊斯特爾的傷悲帶來的坦姆斯複活。每年男人們和女人們要跟伊斯特爾一起,爲坦姆斯之死哀哭;爲了重新獲得伊斯特爾的恩寵與恩典,要慶祝神的這種歸來。每逢新植物發芽出來的時候,古代人們相信是他們的救世主從陰間出來,使冬天結束、春天開始。”《羅馬天主教的真實面目,諾亞和方舟》
“古代巴比倫人,有一天在幼發拉底河附近發現了從天上掉下來的巨蛋。這時,河裏的魚把它滾向河外,鴿子抱卵使它孵化了。在這孵化出的女神就是阿施塔特。”《兩個巴比倫,亞曆山大 和希斯 著》

此神話以多種形態變形,但雞蛋象征生命的誕生、春天、豐饒、多産卻依然未變。
複活節兔子也象征著多産。在East-er(東邊-者)中壓縮的Easter(這些女神的現代用語)一樣,和太陽東升與春天、雞蛋、兔子都是相關聯的。那麽這些極爲異教化風格的思想和習俗是怎樣流入到基督教裏呢?

4世紀左右,基督教爲了傳道的便利,全盤引進了伊斯特爾(easter)女神的名字和慶祝日,異教化達到了如此程度。更何況基督耶稣的複活也發生在春天,把異教徒的春季慶典引入到基督教內並不是太難。基督教漸漸把許多異教儀式和春季慶典的習俗與基督的慶典混爲一體了。

這種異教徒的女神風俗導致了吃雞蛋,其風俗又傳到羅馬天主教,最後成了“因爲耶稣複活就像雞蛋孵卵一樣,所以要吃雞蛋”的風俗。但是,耶稣是從死中複活(Resurrection),而不是像雞蛋孵卵一樣複活。《聖經預言新聞,複活節雞蛋是巴比倫的風俗》

像如今很多人遵守的複活節是與基督複活無關的,是慶祝伊斯特爾女神的節日。與基督複活無關是指不能像基督耶稣一樣複活成爲永生體的意思。想同參到基督的複活,要了解真正意義上的複活。伊斯特爾(easter)女神的孵化並不是複活。遵守複活節(Resurrection Day),而不是伊斯特爾(Easter),才能以永生體複活。